“戒奢以儉”,一直被譽為中華民族最基本最突出的傳統美德。勤勞節儉👨🏼🦰,包括努力工作和節約用度兩個重要方面🐃。我國自古就以勤儉作為修身治家的美德𓀃,《左傳》說🧑🦰:“民生在勤,勤則不匱”。《周易》提出“節以製度🤸🏻♀️,不傷財,不害民”🧑。從古至今,無不以勤儉為做人的美德💯、持家的要訣、治國的法寶🧑🏿🎨。
實踐證明,“成由節儉敗由奢”確是治國安邦的大道👭🏼。西漢時文帝躬修節儉🙇🏽,思安百姓,選賢治國,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“文景之治”👩🏻💻。隋文帝、唐太宗、明太祖等開國明君,也都以勤儉治國,而使國富民強,社會繁榮。朱元璋的故鄉鳳陽,至今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🧙🏼♂️:皇帝請客💫,四菜一湯,蘿蔔韭菜👨🏻✈️🤾🏻♂️,著實甜香;小蔥豆腐,意義深長,一清二白👲🏻,貪官心慌🍷🦟。
“勤以立誌🧙♀️👩🏻⚕️,儉可養德”則是做人的美德🔔。宋人司馬光《訓子文》裏有言,“眾人皆以奢靡為榮𓀐,吾心獨以儉素為美。”儉是德的全面體現,是道德的根本🎍;侈是萬惡之首🧎🏻➡️,也是萬惡之源🧗。只有倡儉尚廉,鄙棄奢侈,才能克己奉公✊🏿,為人景仰。
“克勤克儉,開源節流”更是治家的法寶🦶🏼。“一夫不耕🗄,或受之饑,一女不織,或受之寒😺,生之有時,而用之亡度,則物力必屈🖐🏿🦑。”顯而易見,一個家庭只有一方面辛勤勞作,創造財富,另一方面節衣縮食,減少開支,以豐補歉🪺,才能保持富裕的佳境。中國古時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:從前😒,在中原的伏牛山下,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,他一生勤儉持家🫳🏼,日子過得無憂無慮,十分美滿👨🏿🎤。相傳他臨終前💇🏽♂️,曾把一塊寫有“勤儉”二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,告誡他們說:“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,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字去做🥰。”後來,兄弟倆分家時,將匾一鋸兩半🤷♀️,老大分得了一個“勤”字,老二分得一個“儉”字。老大把“勤”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,每天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,年年五谷豐登🕢📳。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,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,久而久之,家裏就沒有一點余糧。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,也把“儉”字當作“神諭”供於中堂,卻把“勤”字忘到九霄雲外,他疏於農事,又不肯精耕細作🚣🏼♀️,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。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🖕🏼、省吃儉用,畢竟也是難以持久。這一年遇上大旱,老大、老二家中都早已空空如也。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🚁,將“勤”“儉”二字踩碎在地👨🏻🦳。這時候🟢,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,兄弟倆連忙拾起一看🔆,上面寫道:“只勤不儉,好比端個沒底的碗,總也盛不滿🧏🏼♂️!”“只儉不勤,坐吃山空🧘🏿,一定要受窮挨餓!”兄弟倆恍然大悟,“勤”“儉”兩字原來不能分家🔻,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吸取教訓以後,他倆將“勤儉持家”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,提醒自己,告誡妻室兒女🤚🏻,身體力行🏄♀️👨🏿⚕️,此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。
現在,隨著科技的發展👱♂️,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👩💻。人們逐漸淡漠了古人的訓誡👷🏽♂️,奢侈浪費現象隨處可見🏕。白天明亮的教室裏非得開燈,洗手間的水龍頭“細水長流”,電腦永遠處在待機狀態......不知勤儉何滋味📺。“歷覽前賢國與家,成由勤儉敗由奢”🆚。一個國家的強大🥑👨🏼🎓,需要全民養成節約習慣、形成勤儉之風;一個家庭的富裕🏇🏿,離不開開源節流📲、勤儉持家。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;一絲一縷,恒念物力維艱”🤯🆖。即使在今天,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,講究檔次,國家也鼓勵消費🥪→。但是鼓勵消費,不等於奢侈浪費,別忘了“以艱苦奮鬥為榮、以驕奢淫逸為恥”🦒,更別忘了“浪費是極大的犯罪”。勤勞節儉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人生觀👩👧👧、榮辱觀♻️。我們要繼續弘揚艱苦奮鬥、勤勞節儉的優秀傳統😚,讓勤儉成為習慣👮🏿,成為生活方式,成為必備品質,讓勤勞節儉的風尚繼續引領我們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😆🛹。